地名里的抗战故事 | 史昌勋:农抗先锋血染曹家庄
史昌勋,1914年生于大桥镇。少年时,赴上海在猪场谋生,每天挨家挨户收取米水泔浆喂猪。后来,他回乡种地,兼做贩卖杂货、食盐等生意,饱尝艰辛。1941年,新四军民运工作队来到史昌勋家乡,开展群众工作。史昌勋凭借贫苦出身、文化见识和过人胆识,受到民运工作队的器重,
史昌勋,1914年生于大桥镇。少年时,赴上海在猪场谋生,每天挨家挨户收取米水泔浆喂猪。后来,他回乡种地,兼做贩卖杂货、食盐等生意,饱尝艰辛。1941年,新四军民运工作队来到史昌勋家乡,开展群众工作。史昌勋凭借贫苦出身、文化见识和过人胆识,受到民运工作队的器重,
看着儿媳风风火火出门上班的背影,王阿姨眼眶发热 —— 谁能想到,这个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儿媳,曾被邻居断言 “娶回来要败家”?
老话常说"好媳妇旺三代,恶妻毁全家",这话糙理不糙!您细品那些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家庭,谁家没有个能撑起半边天的儿媳妇?反观那些鸡飞狗跳的人家,多半栽在婆媳关系这道坎上。明代大才子冯梦龙就讲过个鲜活的案例,您且听我慢慢道来。